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乐三终”与“饮至”歌《诗》考
  • [摘要]周代仪式用乐“正歌”环节多为“乐三终”(连歌三首)之制,且已出现分角色歌唱。《诗经》中许多篇章正是礼乐之乐,如《小雅·采薇》《出车》《杕杜》即是军礼中“饮至”之礼上的三终之歌,每首歌都分别有将帅、士卒、思妇等不同之“我”的歌唱。“工四人二瑟”“工六人四瑟”的登歌之制显示了确有二人主唱。清华简中记述周公“饮至”作诗的《耆夜》乃战国拟托文,虽不足以作为“饮至”礼仪正歌之征,但可间接佐证“饮至”确有歌诗环节。征夫思妇诗入仪式正歌是对周代礼乐情理关系中“乐主情”的印证和呈现。“乐统同,礼别异”体现了周人人治关怀、执两用中的文化特质。
  • 廖群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829 人次浏览
  • 唐代小说类例的建构与小说观念的变迁
  • [摘要]《隋书·经籍志》接续《汉书·艺文志》对小说的定位,著录了《燕丹子》《世说新语》等范例,申明并强化了小说纪琐言、载细事的类属特征;同时,也基于新生史部的特质,对琐言细事进行切割,分别归入子部的小说类、史部的杂史和杂传类之下。刘知几的《史通》对《隋志》著录的类例进行调整,将琐言细事统合起来,全部纳入“偏记小说”的概念之下。经过这次分合,小说强化了自身与“史”,尤其是与“事”之间的粘合度,获得了在子部、史部之间自由位移的能力。唐人在小说创作中,依循着小说与细言琐事的对应关系展开写作。这些文本生成了全新的范型,围绕着小说的功能、类型、质态等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小说确认了自身“备史官之阙”、可实可虚的特质。在唐代,小说纪细言载琐事的原生类属特征不仅是这个类目聚拢具体范例的向心力,是小说这个知识场域保持稳定的支撑力,而且也成为它进行自我重构的内在推动力。
  • 王炜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726 人次浏览
  • “文”的自觉与“士”的自觉——以《诗品》为例
  • [摘要]《诗品》的出现是五言诗成熟的表现与结果,也是南朝士族政治体制的产物。从政治学与诗学内在肌理来看,南朝士族身份的“自觉”与诗学的“自觉”相互依存、互为一体,《诗品》不仅是在标榜一种文学趣味,更有着排斥庶族、维护士族特权利益的考量。《诗品》反映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政治属性:诗学不仅受制于政治,同时也具有主动参与、改造政治格局的能动性。
  • 苏利海
  • 全文[ PDF 0.0 MB ] 2018.2(7):0-0  共有 687 人次浏览
  • 《子夜》对国民革命的“留别”
  • [摘要]《子夜》中吴荪甫的政治立场不同于当时的南京国民党“中央”,而是支持国民党改组派也即国民党左派的实业政策。茅盾对这种实业政策的理解,源自他本人国民革命时期与国民党左派的两度共事。而历来被视作茅盾脱党“自白书”的诗歌《留别》,更多的是在告别茅盾以跨党身份亲历的国民革命。茅盾不但以《蚀》等早期革命文学创作,更以《子夜》这样的左翼文学经典,对工农与工商业者联盟的国民革命做出了文学“留别”,呈现了左翼知识分子对国民党左派实业政策从一度期许到最终失望的复杂精神历程。
  • 妥佳宁
  • 全文[ PDF 1528.0 MB ] 2019.5(8):0-0  共有 1033 人次浏览
  • 新时代中国文论建构的历史演进与价值取向
  • [摘要]中国文论话语转换和体系建构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新时代中国文论体系建构有其历史性与正当性。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文论的发展,是“跟着说”、“对着说”到“自己说”的过程。“跟着说”是一种单向性的文化接受,是为中国文论输血、注水的过程;“对着说”是一种对立性的文化冲突;“自己说”是一种主体性的文化建构,而最终是要抵达“一起说”的理论境界。
  • 张福贵
  • 全文[ PDF 1703.0 MB ] 2019.6(8):5-13  共有 1350 人次浏览
  • 两个文艺“讲话”的话语意义分析
  • [摘要]汪曾祺《受戒》中很少被注意到的佛徒生活与寺院经济在现代时期乃争议巨大的真实存在。通过以“新思想”改写“旧生活”,汪曾祺20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受戒》等作品无意中触及了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去信仰等问题,在为“事功”而抒情的同时,也为“事功”而忧虑,表现出矛盾困惑的一面。借用汪曾祺归纳的“抒情考古学”方法,将“旧生活”与“新思想”同时历史化,有助于考察《受戒》等小说历史与美学、抒情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进而揭示现代性悖论在汪曾祺作品中的显现方式。
  • 张清民
  • 全文[ PDF 1761.0 MB ] 2020.1(9):5-12  共有 1516 人次浏览
  • 孟郊五古的比兴及其联想思路的奇变
  • [摘要]孟郊五言古诗创作的数量之多和使用比兴的密度之高,在中唐诗坛成为一个突出的现象。他自觉继承李、杜以来的风雅比兴传统,将比兴咏怀体拓展到五古的各类题材,同时对传统的比兴思理加以更新,既善于在日常事物中发现新鲜的比兴意象,又将新旧意象或典故演化为合乎逻辑的生活场景,从中抽绎出更复杂深刻的思考。其联想思路已经发掘到表现印象和强调感觉等更深的心理层面,萌生了不少现代诗歌中的表现因素。这就促使五言古诗在中唐发生了比兴艺术的大变。
  • 葛晓音
  • 全文[ PDF 8569.0 MB ] 2020.2(9):5-14  共有 1238 人次浏览
  • 当代中国文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问题
  • [摘要]对当代中国文论的变革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升到文学理论研究的观念与方法层面进行总结与反思。值得提出来探讨的当代文论主要问题,一是其研究对象,是否仍然需要坚持以文学为中心?二是其研究向度,究竟应当向内还是向外?三是其研究基点,到底是以理论为中心还是以实践为导向?四是其研究路径,有无必要坚持本质论或是转向知识论?五是其研究方法,从论证、描述到阐释应当如何认识?围绕这些当代文论研究观念与方法问题所形成的争论,既反映了当代文论变革发展的进程,也显示了当代文论研究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值得深入探讨。
  • 赖大仁
  • 全文[ PDF 1482.0 MB ] 2020.3(9):5-12  共有 1095 人次浏览
  • 变位与参鉴:“经”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协商
  • [摘要]经学是中国古典资源的主脉,但“经”这一术语的英译在中外学界并未达成共识,译名背后蕴藏的文化预设、学术张力和话语壁垒也尚未获得深入检视与理论反思。作为中国古典传统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喻像,“经”的英译表征了西方对“他异性”进行话语规训的诉求及其困难,映射出的不只是两种语言文化间笼统的差异,更涉及双方知识共同体穿越时空、文化、体制而呈现的跨语际协商。翻译践言了一种特定的文化变位,召唤着对话语系统和现实语境的整体理解,也生成了对双边文化具有补充和反思意义的参鉴空间。中国经书和经学的西译绝非狭义的翻译问题,而是密切关联着中西古今之间在知识系统、意识形态和宗教思想等诸方面的差异阐释与会通可能。
  • 郭西安
  • 全文[ PDF 1902.0 MB ] 2020.4(9):5-15  共有 955 人次浏览
  • 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
  • [摘要]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新阶段”,开启了当代文学进程;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祝词》的发表,标志着当代文学进入了“新时期”;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为标志,当代文学进入到“新时代”。三个时段的当代文学前后衔接并不断丰富和创新,始终与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始终与时代并行发展,在重要的历史节点和具有重大标志意义的典型现实中获得自身使命和发展目标。各个时段的文学,既有其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始终不变的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属性。
  • 周景雷
  • 全文[ PDF 1882.0 MB ] 2020.5(9):5-12  共有 729 人次浏览
  • 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
  • [摘要]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多维视野考察主要目标是提出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重大问题,并着眼于专业学术、社会发展现状、国家政治、网络技术等综合条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路径。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的凸显,主要源于学科建设的需求和学科意识的自觉,从文献学、国家文学制度、网络新媒介等的多维视野考察,当代文学史料研究既面临问题和困难的深刻挑战,同时也拥有独特的资源支持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与方法。
  • 吴俊
  • 全文[ PDF 1786.0 MB ] 2020.6(9):5-15  共有 1324 人次浏览
  •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新探
  •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占据着显著和特殊的位置。20 世纪以来,中国文坛经历了一个从政治化(过度政治化)、去政治化到重新政治化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政治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改变,即从阶级政治延伸到人民政治,从宏观政治走向微观政治,从显性政治转化为隐形政治。这种重返和转型促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予以重新审视和表述。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是文学文本的内在组成部分,与审美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且审美本身具有政治因素。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应超越批评的外在和内在的疆域,从新的角度审视文学文本中的政治,探索政治批评实践的新路径。
  • 胡亚敏
  • 全文[ PDF 1667.0 MB ] 2019.3(8):5-11  共有 1275 人次浏览
  • 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新路径——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启示
  • [摘要]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理论通过其中国学生传入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 这 主要得益于白璧德的东方学学习经历及其所使用的话语分析法;其所彰显的平衡理念及 其伦理意志倾向与中国佛学、儒学、宋明理学、道家思想观念相类似。这引发了五四新 文化运动者与“学衡派”之间关于传统与现代的论争,潜在地促进了中国文学理论话语 资源选择中的传统与现代对立问题。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文学批评审美范式的延续,重 视文学与审美的紧密关系,启示我们当下中国文学理论话语构建的路径应是一条回归“审 美”的路径。
  • 郝二涛
  • 全文[ PDF 1564.0 MB ] 2019.4(8):5-12  共有 1467 人次浏览
  • 从比较的角度说镜与鉴
  • [摘要]中西比较文学不能从概念到概念,高谈理论而陷于空疏,而应从文本:出发,以具体例证为支撑,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论述。在这方面,钱锺书的著作可以提供一个典范。镜或鉴作为文学象征,在中西文学作品中都经常出现,正可以为中西比较提供丰富的材料。通过比较中国文学与英、法、德等多国文学作品中镜与鉴这个具体意象的例证,我们可以认识到镜子既可象征人的认识能力,又可象征人的洞察力和想象力,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
  • 张隆溪
  • 全文[ PDF 1741.0 MB ] 2019.2(8):5-12  共有 1432 人次浏览
  •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是新时代文学的重要使命
  • [摘要]对高品质文艺作品的需求,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最为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文学最大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一个很大的不足,是对文学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这一功能与使命贯彻得不彻底。要求文学作品为人民喜闻乐见,并不是要求文学家放弃艺术上的追求,它对文学家的艺术创造能力要求更高。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当代文学应当警惕把作家自我表达的愿望放在人民的需要之上、商业化运作中以粗制滥造的作品哗众取宠、文学表现形式过于“西化”等创作倾向。一方面努力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特殊群体,为底层群众与青少年提供合适的作品;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文学的精神品位,让人民群众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生活的希望,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提升精神境界。
  • 泓峻
  • 全文[ PDF 2065.0 MB ] 2018.3(7):5-10  共有 1649 人次浏览
  •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文艺人民性立场的内在关联——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
  •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文艺人民性立场,虽然与古代民本思想有本质区别,却也有着内在关联。与持旧民主主义立场的学者相比,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人民观更强调其底层取向,从而与古代儒家民本思想有更多一致之处。儒家学者基于民本思想而提出的“观诗”“怨刺”“诗教”“乐教”等主张,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对民间文艺传统的重视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农民的关注、从基层民众中培养创作者的努力,以及重视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传统,都与古代民本思想有逻辑上的一致之处。
  • 泓峻
  • 全文[ PDF 1729.0 MB ] 2021.1(10):5-12  共有 1696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